2022年3月28日晚,国际文化旅游学院MTA研究生线上观看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MTA/MBA教育中心主办的《北京古都的文化遗产基础与历史地理解读》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解读北京历史地理以及对北京古都文化遗产研究的研究维度。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张祖群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优秀“出站”)。张教授先后获得风景园林学士、人文地理学硕士(兼研修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系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在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7年,主要从事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艺术产业(设计)等研究。在文化遗产专业科教领域之外,亦致力于北理(延河高教联盟)高校的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让文化遗产与文创惠及大众,被评为北理“最受喜爱”的文遗通识课教师之一。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文化遗产基础、历史地理思维与北京旅游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时间变迁);北京历史地理(时间格局);北京古都文化遗产研究的三个维度。

张祖群教授首先解释了文化遗产和历史地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历史地理学、古都学、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四者之间的差异,从概念入手,帮助大家了解历史地理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稍后又讲解了如何以历史地理思维来进行北京文化遗产研究。然后,张教授分别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来阐述北京的历史地理。最后,张教授就目前北京古都文莱文化遗产研究的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介绍。
1.京杭大运河

2.长城

3.大西山

讲座最后,张教授提到要准备做北京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一定要有多学科的视野,文化遗产研究难以用单一学科进行解释。要进行北京文化遗产的旅游研究,研究人员需要具有历史学的厚度、地理学的纵深和人类学的情怀。做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要确保主流政治正确以及吸取他国(人)对于遗产研究成果为己所用,善于综合研究,并且要经世致用,为地方服务、为民众服务、为高层服务。